用戶中心 | 手機版 | 繁體 本站支持IPV6

縣博物館“兩學一做”與精準扶貧“同頻共振”

作者:陳世斌 發(fā)布時間:2016-04-12 10:59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字體調(diào)節(jié): A+ A- 操作:

旬陽文廟建筑古樸凝重,院內(nèi)花紅葉綠,池水蕩漾,創(chuàng)造出傳統(tǒng)宮殿與園林相結(jié)合的氛圍,博物館以此為館址,作為展示旬陽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一個窗口,讓人在此徜徉、瀏覽、冥思頓悟,在休閑的氣氛與心態(tài)之中,感受這片土地千年的靈氣和內(nèi)涵……這是一部集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于一體的有形歷史文化遺產(chǎn)教科書。

今年來,旬陽縣博物館用活“博物館”這部有形歷史文化遺產(chǎn)教科書,用好“旬陽文廟”這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家寶,精心謀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準對接脫貧攻堅,讓全館黨員干部激活和傳承歷史文化基因,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挖掘有形歷史資源,讓“流動展覽”沉到基層。博物館是凝固的歷史和傳承的文化,旬陽博物館近萬件文物彰顯地域的張力和融合。該館通過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拓展服務渠道、開展文物法規(guī)“六進”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服務活動,致力于讓博物館文化“活”起來,使“走進旬陽博物院享受博物館文化”成為當?shù)匾淮笮聲r尚;又通過實施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走基層戰(zhàn)略,讓“流動展覽”沉到基層,滲透到縣域的角角落落,解決大山里面群眾很少有機會參觀博物館的難題。通過流動展覽,讓廣大群眾領略本縣歷史文化的概貌,領略改革開放給旬陽帶來的進步、發(fā)展和繁華。增強他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提高他們依法履行保護義務的自覺性,搭建廣大群眾與文物部門共同保護縣域文化遺產(chǎn)的橋梁,進而激發(fā)他們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發(fā)展家鄉(xiāng)的熱情。用凝固的歷史教材觸動廣大群眾的靈魂,把地域歷史文化基因融入血脈,讓地域歷史文化基因代代相傳。

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讓黨員干部做有“標桿”。在“全縣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暨縣委書記講黨課會議”及文廣旅游局黨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會議后。該館支部積極組織,做到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支委成員、館所班子成員帶頭學,各部室集中學,全體黨員干部個人認真自學,充分發(fā)揮“火車頭”作用,激發(fā)學習熱情與工作干勁。同時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yǎng),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精氣神,當好忠誠、干凈、擔當?shù)臉藯U。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讓黨員干部沖在“一線”。旬陽縣博物館作為展示旬陽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一個窗口,該館把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相結(jié)合,以黨員干部“幫扶戶能不能脫貧”作為是否是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倒逼黨員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更好地服務群眾,幫助幫扶戶解決問題,帶領幫扶戶脫貧致富。該館支部除在工作日組織群體黨員干部職工深入精準扶貧村、幫扶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外,還充分利用周末休息日,積極地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精準扶貧村田間地頭開展幫扶工作,輸送各種致富信息,宣傳引導掌握各種生產(chǎn)技能,激發(fā)脫貧斗志,堅定脫貧信心,協(xié)助幫扶戶抓緊搞好春耕生產(chǎn)。讓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戰(zhàn)斗中,既做組織者、裁判員,更當主力軍、運動員。

【責任編輯:魏代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