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中心 | 手機版 | 繁體 本站支持IPV6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旬陽市人民政府> 旅游信息> 景點風(fēng)光> 正文詳情

獨孤印?獨孤信及其他

作者:梁 玲 發(fā)布時間:2014-12-23 18:20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字體調(diào)節(jié): A+ A- 操作:

    退休賦閑的日子,魯老——魯繼亨常常不由自主回到旬陽縣博物館,轉(zhuǎn)轉(zhuǎn),看看。今天,他又回到博物館,駐留在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ǚ轮破罚┱构袂?,凝目注視那枚多面體印章,心情一如二十九年前那個冬天般的激動。
  二十九年前,即1981年11月9日,一個中學(xué)生模樣的男孩找到魯老,拿出一件物件,問是不是文物,有無價值。魯老接過來仔細(xì)察看,初步斷定它應(yīng)是一枚古代官員用的印章。用卷尺測量,印面邊長均為2厘米(有的因棱角磨損,只有1.8或1.9厘米)。通體高4.5厘米、寬4.35厘米。重75.7克。因年久侵蝕,印體表層已有多道橫向裂紋。印面局部剝落,棱角略有殘損,但基本保存完好。

  
  印章質(zhì)地為煤精石,縱橫各呈八棱多面體,共有二十六個印面,其中正方形印面十八個,三角形印面八個。在十八個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個印面鐫刻印文。分別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啟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獨孤信白書”、“信白牋”、“信啟事”及“耶敕”、“令”、“密”。印文為陰文楷書,書法雅鍵勁拔,含有濃厚的魏碑意味。
  捧著這枚多面體印章,直覺告訴魯老,它一定有重要價值。仔細(xì)詢問,了解到印章是這個叫宋青的中學(xué)生在縣城東壇廢墟玩兒時拾到的。魯老知道東壇廢墟靠近被大水沖毀的明代察院行署、布政分司行署、按察分司行署、漢中府行署及旬陽縣署遺址,不遠(yuǎn)處還有被損毀的明代墓室。那么此印應(yīng)是明代某人因一個偶然的原因,將其遺落并沉埋在旬陽的。魯老告訴那個叫宋青的中學(xué)生,這可能是一枚特殊的印章,它是誰的、有什么重要價值,有待專家考證,希望他能將它交到博物館。魯老的分析、推測讓宋青很激動,他沒有一絲猶豫地把印章交到魯老手上。按照當(dāng)時文物征集規(guī)定,獎勵他一支鋼筆和一本筆記本。
1984年,旬陽縣博物館成立。剛成立的博物館,條件極為簡陋,沒有專門的藏品庫房,文物展覽與藏品保管共處一室。也是這一年,西安文史研究館的王翰章老師等省里一行專家來到博物館,參觀了館里的陳列及保管室。在展柜后的藏品保管處,王翰章老師看見多面體印章,忘形驚呼:啊!這是獨孤信印章!
經(jīng)過專家考證、鑒定,宋青交來的多面體印章即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為一級文物,被譽為稀世國寶!一時間獨孤印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主人成為眾多媒體、專家學(xué)者關(guān)注的焦點。
  獨孤印的材料與形狀特別,集多面印文于一體的印章在中國璽印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獨孤信早在公元六世紀(jì)已開始使用楷書印,而中國歷史上大面積嘗試使用楷書印開始于公元十三世紀(jì)的元代!然而,印的主人更為特別,他就是鮮卑族大貴族、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獨孤信,其聲名遠(yuǎn)播大河上下,長城內(nèi)外。
    北魏初共有四十六個部落,其中鮮卑化的匈奴獨孤部地位顯赫,它世代與拓跋部王室聯(lián)姻,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硅的祖母,第二代皇帝拓跋嗣的生母皆為獨孤氏。獨孤信即出身于這樣顯貴家族。父親獨孤庫是部落酋長,母親費連氏也是貴族出身。血統(tǒng)高貴的獨孤信,原名獨孤如愿,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公元503年),武川鎮(zhèn)(今內(nèi)蒙古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縣(今山西原平縣西南)。少年獨孤如愿風(fēng)度翩翩,風(fēng)流倜儻,因從小生活在遼闊的北方草原上,受當(dāng)?shù)厣形渲L(fēng)影響,騎馬射箭,無所不精,二十歲出頭,就因與賀拔度同斬衛(wèi)可孤而“由是知名”!“美儀容,善騎射”、“好自修飾服章”的獨孤如愿被軍中稱為“獨孤郎”。此后隨軍征戰(zhàn),先后出任過荊州新野鎮(zhèn)將和防城大都督,后因“頻典二部,皆有聲績”,升任武衛(wèi)大將軍。北魏末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孝武帝西逃長安投奔宇文泰,一時軍心大散,逃亡者過半。獨孤如愿舍家追隨孝武帝,此舉深為孝武帝賞識、器重。大統(tǒng)六年(公元540年)侯景進犯荊州,丞相宇文泰令已是車騎大將軍的獨孤如愿與李弼出武關(guān)防守。侯景兵退之后,以獨孤如愿為大使,撫慰三荊,隨之,任為隴右十州大都督(約轄今寧夏六盤山以西、甘肅黃河以東一帶)、秦州刺史(今甘肅天水市)。隴右是西魏的后方,各民族雜居,地方豪強勢力盤根錯節(jié),是一塊是非之地。早先時候,“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怨訟,歷年不能斷決。”等到獨孤如愿治理秦州后,“事無壅滯”,他又“示以禮教,勸以耕桑”以致“數(shù)年之中,公私富實,流民愿附者數(shù)萬家。”大冢宰宇文泰“以其信著遐邇,故賜名為信。”(《周書•獨孤信傳》)從此,獨孤如愿改名為獨孤信。
    當(dāng)年風(fēng)度翩翩的“獨孤郎”還只是鋒芒初露,久經(jīng)沙場的獨孤大將軍,已是一代名將。他才華橫溢,文韜武略,風(fēng)度弘雅,兼通文武之道,治理一方,也是深得人心。官至大司馬,身為柱國大將軍的獨孤信權(quán)傾朝野!公元556年,大冢宰宇文泰去世,第二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魏帝自立,國號周,是為北周(獨孤信的大女婿宇文毓在獨孤信死去的當(dāng)年即位,是為周明帝,第二年正月,大女兒即被立為皇后)。北周建立后,獨孤信“遷太保、大宗伯,進封衛(wèi)國公,邑萬戶。”(《周書•孝閔帝紀(jì)》)身為威勢顯赫的“八柱國”之一,本來是恩寵無以復(fù)加了,但因太傅趙貴等人與之謀誅晉國公宇文護,于公元557年二月被免去官職,三月間,就“逼令自盡于家”(《周書•獨孤信傳》),在55歲上死去。一生戎馬倥傯,為西魏國立下卓越功勛,為宇文家族的北周王朝的建立立下豐功偉績,卻落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結(jié)局!歷史有其驚人的相似之處!獨孤信也未能擺脫歷代開國元勛宿命的結(jié)局!獨孤信叱咤風(fēng)云的悲劇人生令今人唏噓不已,然而他對中國歷史最大的貢獻(xiàn)卻是因了三個不同尋常的女兒為中原統(tǒng)治者的純漢族血統(tǒng)輸入游牧民族的新鮮血液,從而使古代中國在唐時走向鼎盛之世。
    獨孤信有幾個不同尋常的女兒。因為美男子父親的基因遺傳,獨孤信的女兒們絕色美麗,絕世聰慧,且氣度不凡,因此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三樁不同尋常的婚姻關(guān)系。長女是北周明帝的孝敬皇后,第七個女兒嫁給隋文帝楊堅,成了以節(jié)儉聞名的獨孤皇后,第四個女兒嫁李昞,而李昞因兒子做了唐朝的開國皇帝被封為太上皇。不尋常的婚姻關(guān)系,成就了獨孤信“天下第一岳父”的美譽??v觀古代中國,還有誰能像獨孤信那樣,三個女婿分別是三個朝代的皇帝或太上皇,而他自己又是一身維系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呢?
    獨孤信是鮮卑族,他的外孫們自然具有胡人血統(tǒng),是不折不扣的混血兒。隋煬帝有一半的鮮卑血統(tǒng),他的表兄弟李淵同樣如此,有違特別的是李淵的皇后又是鮮卑族人,他們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身上該有多少胡人血統(tǒng)?答案四分之三。隋唐統(tǒng)治者中有這么多的胡人血統(tǒng),不難推想,他們在對待少數(shù)民族和外來文化方面,就不會有一種排斥和敵對心理,反而有一種先天的親和力。因而,中國歷史上鼎盛之世的民族政策和對外政策,即具有開明、開放和兼容并蓄性。然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相融相溶。古代中國史證明:游牧性格大大強于農(nóng)耕性格,強悍性格是一個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決定性因素。鮮卑民族驍勇、兇猛、強悍的性格同中原農(nóng)耕民族的儒家精華混血生成的勇猛進取、開明開放、堅韌獨立的嶄新的民族精神,成就了古代中國在唐時走向鼎盛之世,達(dá)到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頂點!
    再次將目光定格于1500年前這枚小小的煤精印,透過其特殊主人和特殊的婚姻關(guān)系,折射出的古代中國即將走上其顛峰時期的偉大變革像一幅畫穿越歷史時空在魯老面前鋪展開,他的心情依然激動如二十九年前的那個冬天。他知道,這種激動心情將伴隨他有生之年每一次凝神注目獨孤印之時,并如決堤洪水般的蔓延開去。
 

【責(zé)任編輯:魏代瓊】